俗话说,春夏养阳、秋冬养阴,冬季适当进补是恢复和调节人体各脏器机能的最佳时机。
【喝茶可以预防和缓解“燥”】
燥,第一个信号就是早上起来嗓子开始疼了,严重者还伴有鼻敏感、皮肤干燥、头发干枯、感冒咳嗽、流鼻血等等。
【喝茶可以润肺】
干燥寒冷的冬季容易引发身体的呼吸系统不适,茶水中加入适量的蜂蜜,可以润肺。
冬季是饮红茶的最好时节。
因为冬天气温低,寒气重,人体生理机能减退,阳气渐弱,对能量与营养要求较高。
【喝茶可以祛寒湿】
湿邪,现代人健康的公敌之一,在脂肪肝、哮喘、高血压、心脑血管等疾病里,甚至恶性肿瘤,都少不了湿邪的身影。
古人常说:“千寒易除,一湿难去。湿性黏浊,如油入面。”
中医把湿毒划分为了五个层次,来看看你现在已经处在哪一个层次了?
一级湿毒:在表皮
常见表现:长痘,长湿疹,皮肤骚痒,头脸油腻。
二级湿毒:在肌肉
常见表现:容易酸、困、累、乏,如肩颈肥厚,全身酸涩,腰酸,乏力。
三级湿毒:在骨骼
常见表现:肩周炎,肩痛,颈椎劳损,腰痛,风湿关节炎,变天关节就痛。
四级湿毒:在脏腑(子宫、卵巢、脾胃、肺)
常见表现:便秘,妇科炎症,脾胃虚弱,多痰。
五级湿毒:在身上(肿瘤)切了又长,长了又切
最好的方法就是借助外界热量,用艾灸先疏通身体经络,将大部分寒湿排出体外,
再适当喝些温补的茶、吃些祛湿的食物,补充身体的能量,协助身体排除寒湿,
比较适合大部分不爱运动,只想静静的就能排湿的人。
从中医角度来说,睡不够就是脾虚的症状,良好的睡眠能让我们的身体更轻盈。建议每天晚上11点前就睡觉,每天适当增加一些运动也会让你的睡眠质量更高。
肠胃功能好坏关系到营养及水分代谢,油腻、过咸、太甜的食物不易消化,容易造成肠胃闷胀、发炎。甜食、油炸品会让身体产生过氧化物,加重炎症反应。
一些生冷食物或凉性蔬果,也会让肠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滞,给外邪创造入侵机会。不宜过量食用,烹饪时最好加入葱、姜来减弱蔬菜的寒凉性质。
这是加重“湿毒”的关键因素,从中医上来讲,酒助湿邪,因此酒精尽量要少碰,更不能借酒浇愁,否则真的愁上加愁了。
久坐会使人的脑供血不足,导致脑供氧和营养物质减少,加重乏力、失眠、记忆力下降等,还会引发全身肌肉酸痛、脖子僵硬和头疼、头晕。
越是不爱运动,体内淤积的湿气就越多,久而久之,就容易引发疾病。适当运动,如跑步、健走、游泳等,可促进身体器官协调运作,加速“排湿”。
水是生活中最易得的祛湿来源之一,也是祛湿的好资源,
多喝水可以加快身体代谢,当我们的身体基础代谢率比较高的时候,因为代谢的原因,也能够很好的把湿气排出体内。
枸杞薏米茶
薏米利水消肿、健脾去湿、清热排脓,也是比较常见的利水渗湿药。薏仁枸杞茶既养肝明目又利水祛湿。
做法:薏米300克,枸杞子一把,红枣2-3颗。
薏米用清水淘净控干水分后放入锅中用小火翻炒烘焙,炒出香味关火,将红枣剖开,抓一小把枸杞子一同放入杯中,可适当加些冰糖,再加入焙好的薏米,冲入沸水,冲泡5-10分钟便可饮用。
生姜红茶
生姜排湿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,在湿冷的天气泡上一杯生姜红茶,身体就像洗过热水浴一样畅快。制作起来也很简单,泡好红茶后加入几片姜片就可以饮用了。
普洱熟茶
乌龙茶
湿气重的人多数脾胃功能不太好,不喜普洱的茶友也可以选择乌龙茶等温性滋胃的茶来喝,长期饮用始终是能看到效果的。
【声明:以上内容来源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。如有侵权或不实,请及时联系小编删除。】